|
|
留学生们毕业后都去了哪里?工资如何? |
|
|
发布日期:2019/9/15
流览量:1249 |
你知道吗?从1978年到2018年底,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.71万人。其中153.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;432.32万人已完成学业;365.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,占已完成学业群体84.46%。
在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时发布了一份《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》。
这份调查报告通过2190份有效调查问卷,进行了数据分析。
报告显示,新生代的海归群体出生年代集中在85-95年之间,其中,90后(90-95年)成为海归主体,占比高达55%,实际年龄在23-28岁之间。但随着我国家长思想的开放程度,00后成为了新的出国留学的新生代力量。
从海归群体获得的学位、学历看,硕士学位最多,占比达56%,其次是学士学位,占比38%,博士学位、专科和其他占比都在2%左右。
与去年相比,硕士学位占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,学士学位占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,出国读取本科的留学生越来越多。
这些留学生都去北上广了吗?但是答案并不是这样的。回国后,61%的海归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,并未发生地理迁移。
迁移的人群中,有13%的海归迁往北京,8%的海归迁往上海,7%的海归迁往广东。
与此同时,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海归人才面临流失的挑战,而“经济发展快”则是海归群体选择迁移城市的重要参考。
那么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找工作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?
调查显示,有42%的留学生能够在回国后1个月内找到一份工作,40%的留学生在回国1到3个月内找到工作,半年以上找到工作的海归仅仅为5%。
所以,报告认为,留学生对于就业市场来说,竞争力有所提升。
这次报告同样对留学生薪资进行了一些评判,研究表明,大多数留学生的薪资在6000元以下,占到33%。
6001-8000的留学生占比在25%,8001-10000的留学生又15%,10001-15000的留学生有15%,15000及以上的留学生占12%。
报告显示,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相比,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的海归不足1%;仅有19%的海归认为工作收入基本符合预期;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海归占比分别为49%和31%。
为什么留学生对薪资如此不满意?
一方面因为近几年,国内大学生屡屡出现最难就业季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了求职市场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归的竞争难度。
另一方面,这些年,一些留学生群体被“标签化”,留学生水平不行,能力不够,所以用人单位也不认可留学生这块曾经的“金字招牌。”
那么留学生多集中于哪些行业?
根据报告指出,大多数就职于金融业,信息传输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分别占比在14%和13%。
紧随其后的是教育业,批发和零售业,文化体育娱乐业也是排名较为靠前的几个行业。
看完这份报告,想必大家都对留学生的未来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,同样肯定也明白了进入一所好的国外大学对自己的未来至关重要,韩国湖西大学是中部地区最好的大学,被韩国国家教育部与法务部联合认证为最优留学生教育大学-IEQAS(Intern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,韩国近400所余大学中仅有15%左右获得此认证),非常注重学生的创业辅导和扶持,作为韩国第一所创建了学生创业保育中心的大学,对学生就业/创业给予各方面积极的帮助,现已发展到1000多家湖西校友家族企业,韩国湖西大学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,全韩国第三名。
加油吧,留学生们!
|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|
|
|